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漸入佳境張大千,徐悲鴻
服務(wù)項目 |
鑒定,拍賣會,古董藝術(shù),字畫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張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權(quán),后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fēng)堂。四川內(nèi)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內(nèi)江市市中區(qū)城郊安良里(現(xiàn)市中區(qū)公園灣半坡井“芭蕉井” [1] )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20 世紀(jì)50年代,張大千游歷世界,獲得的國際聲譽(yù),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桃源圖
《桃源圖》是張大千的晚年潑墨彩畫作,當(dāng)時張大千居住在北郊外雙溪,張大千性情恬淡,但隨著這里的人越來越多,這里的環(huán)境也變得不再幽靜,于是張大千就畫了這么一幅畫,并題詩自我安慰。
愛痕湖
《嘉耦圖》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畫中精工細(xì)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綠漬染的田田茂葉的襯托下,富麗堂皇而無匠俗之氣,濃陰中的雙棲鴛鴦色彩斑斕、悠然自得。全畫氣度宏大、層次井然,是張大千潑彩潑墨畫法的代表作。電話()
(本文由福羲國際拍賣行主任彭總微加pjd880撰寫)
TOP3《愛痕湖》1968年作,76.2×264.2cm
成交價: RMB 1
中國嘉德 (拍賣時間2010-05-17)
《愛痕湖》在2010年以一億零八十萬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chuàng)造了當(dāng)時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的“貴”。這幅畫是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游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奧地利的風(fēng)景勝地亞琛湖畔停留所作。張大千將亞琛湖”譯為“愛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想必此行是給張大千留下許多動情故事的。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