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地徑3公分紅櫸,紅櫸商家聯(lián)系方式,天津紅櫸,地徑1公分紅櫸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形態(tài)特征
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00厘米;樹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紫褐色或棕褐色,疏被短柔毛,后漸脫落;葉薄紙質至厚紙質,大小形狀變異很大,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9厘米,寬1~4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有的稍偏斜,稀圓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圓齒狀鋸齒,具短尖頭,側脈8-14對;上面中脈凹下被毛,下面無毛。葉柄長4-9毫米,被短柔毛。
雄花具極短的梗,徑約3毫米,花被裂至中部,花被裂片6~7,不等大,外面被細毛,退化子房缺;雌花近無梗,徑約1.5毫米,花被片4~-5,外面被細毛,子房被細毛。
核果,上面偏斜,凹陷,直徑約4毫米,具背腹脊,網(wǎng)肋明顯,無毛,具宿存的花被?;ㄆ?月,果期10月。
生長習性
生于河谷、溪邊疏林中,海拔500-1 900米。在華東地區(qū)常有栽培,在濕潤肥沃土壤長勢良好。
分布范圍
分布于中國、日本和朝鮮。在中國分布于遼寧(大連)、陜西(秦嶺)、甘肅(秦嶺)、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和廣東。
圃地選擇
育苗圃地宜選地勢平坦整地作床有水源澆灌,且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立地。播種前,苗圃地要深翻細耕,清除雜草,施足基肥(2000~2500kg/hm餅肥)。圃地細耙整平后,筑成寬120cm、高20~25cm的苗床。
播種
插種可在晚秋和初春進行。秋播隨采隨描,翌春3月上中旬發(fā)芽,種子發(fā)芽率和出苗率高,苗木生長期長;但易受鳥獸危害。春播宜在雨水至驚蟄時播種,遲不得遲于3月下旬。苗床播種后加蓋遮光率50%~75%的遮陽網(wǎng)有利于保濕和后期苗木管理。播種量為150~200kg/hm2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fā)。
苗期管理
條播,行距20cm,覆土厚度0.5cm,并蓋草澆透水。插種后25~30d,種子發(fā)芽出土,應及時揭草煉苗,并防治鳥害。幼苗期需及時間苗、松土除草和灌溉追肥。苗木生長高峰期在7月至9月下旬。苗期每年應除草3~5次,每次松土除草后追肥1次,后1次施肥可在8月上旬進行。櫸樹苗期苗木會出現(xiàn)分杈,需及時修整。
抗早排澇
櫸樹雖能適應一定的干旱氣候,但仍需適生濕潤氣候。氣候持續(xù)干旱時,應及時澆水灌溉,防止苗木失水致死,雨季,尤要及時開溝排水,降漬。地下水位過高和土壤含水過多,均會對櫸樹產生嚴重不良影響。
觀賞價值
櫸樹樹姿端莊,高大雄偉,秋葉變成褐紅色,是觀賞秋葉的優(yōu)良樹種??晒轮病仓补珗@和廣場的草坪、建筑旁作庭蔭樹;與常綠樹種混植作風景林;列植人行道、公路旁作行道樹,降噪防塵。櫸樹側枝萌發(fā)能力強,在其主干截干后,可以形成大量的側枝,是制作盆景的上佳植物材料,可其脫盆或連盆種植于園林中或與假山、景石搭配,均能提高其觀賞價值。
經濟價值
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供橋梁、家具用材;莖皮纖維制人造棉和繩索。
櫸樹苗期側根發(fā)達,長而密集,耐干旱瘠薄,固土、抗風能力強,可作為防護林帶樹種和水土保持樹種加以推廣。
櫸樹還可以作為混交林的樹種,例如櫸樹與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營養(yǎng)面積,能較好地發(fā)揮防護效益,可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條件,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光照資源提高林產品的數(shù)量和質量,實現(xiàn)經濟利益大化。
藥用價值
櫸樹皮和葉供藥用。《名醫(yī)別錄》記載:“櫸樹皮煎服之夏日作飲去熱?!薄都斡友a注本草》云:“櫸樹皮味苦,下水氣,止熱痢,安胎主妊娠人腹痛。”又云:“葉冷,治腫爛惡瘡。”
紅櫸和櫸樹從名稱來看的話,感覺沒什么差別,但是它們在外形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茫茫人海之中,我們也是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人,就像一棵樹上的葉子還是有自己的不同形狀,我們也是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樣的葉子。紅櫸的樹皮是紫顏色的,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很光滑、平整,而且上面的絨毛排列的不是非常緊密,但是隨著歲月的洗禮,它的樹皮表面經過風霜雨雪之后已經變得坑坑洼洼,顏色也變得黯淡了許多。但櫸樹的樹皮是會有一點亮色的,而且樹皮的表面是不規(guī)則的溝壑,樹皮表面的絨毛也是短短的。紅櫸的葉子形狀會隨著生長的過程發(fā)生很明顯的變化,紅櫸的葉子與櫸樹葉子的長度和寬度也是有一點不同的。櫸樹本身葉子的形狀就有很多,和紅櫸的葉子一樣變化多端的,它的葉脈上有清晰的線條,看起來像人的經脈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