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香椿兩年苗,,香椿兩年苗,耐寒耐凍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地 |
山東 |
園林用途 |
其它 |
品種 |
其它 |
品種純度 |
95% |
繁殖方式 |
嫁接苗 |
應用場景 |
花圃苗圃生 |
級別 |
良種 |
類別 |
果蔬類 |
綜合服務窗口的整合設立,打破了原有各部門單受理、信息不共享、標準不統(tǒng)一的壁壘,進一步利企便民、集成服務、共享信息、綜合保障,實現(xiàn)從“按部門設窗”到“一窗受理”的轉變。分階段并聯(lián)辦理壓縮審批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般周期比較長,從立項審批、用地工程許可、施工許可到竣工驗收需要經過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國土、住房城鄉(xiāng)建設、消防、人防、園林綠化、文物、交通等多個部門、多個環(huán)節(jié)。
一、香椿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菜用栽培香椿,多為露地育苗,常年矮化密植栽培,后保護地生產。因此,掌握香椿露地栽培及保護地栽培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香椿為溫帶植物,種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為20-25℃,幼苗生長期適宜溫度白天為15℃-25℃,夜間為10-15℃。保護地內正常生長需20-24℃,香椿應性廣,8-20℃氣溫均可正常生長,幼苗耐低溫強,健壯生長的幼苗冬季短期-20℃低溫下仍可露地越鏡頭。10月中旬后,氣溫降到10℃以下時,幼苗開始落葉,一般休眠4個朋左右,但在日光溫室中,休眠期僅為30-60天,但不同品種間差異較大。 (2)光照 香椿喜光不耐陰,充足的光照可獲得較高的產量。但香椿的樹干忌強光直射,如長時間接受陽光,易出現(xiàn)扁樹干現(xiàn)象和日灼危害。是來自上方的充足光照。 (3)土壤營養(yǎng) 香椿喜土層深厚、肥沃的石灰質土壤。對土壤酸堿度適應范圍較廣,在pH值5.5-8的土壤中均可生長,但以在中性或弱堿性土壤中生長。 (4)水分 香椿喜濕但忌澇,因此栽培地塊,其地下水位應達2.5米以上,且要及時排除積水。
二、香椿栽培技術:
品種:我國香椿約有十余個栽培品種,大體上可分為紅椿和綠椿兩大系列。作為木本蔬菜,以選擇紅椿系列為優(yōu),如紅香椿、褐香椿、黑油椿、紅油椿、紅芽綠等品種。而綠椿系列,樹干通直,宜作為速生用材樹種。
采種:香椿5-6月開花,果實10-11月成熟,果實成熟時紅褐色,此時可采果取種。應選擇15-30年生的高大健壯母樹采集種子,晾干選凈的種子千粒重15克,發(fā)芽率40-50%。
育苗:播種育苗在2-3月進行,溫水浸種催芽,每畝播種3千克,可產苗10000-15000株??刹扇÷窀土舾姆椒ㄓ?,每畝可產苗2萬株左右。1年生苗高超過1米,即可出圃造林。此外,根蘗苗也可用于造林。農民在進行四旁綠化時,就常常挖出大樹旁的根蘗苗進行栽培,成活率很高。
造林:大穴整地,50×50×50厘米,裸根起苗,早春造林。用材林的初植密度為株行距2一3米;菜用林的初植密度為每畝240-300株。
管理:幼林要除草松土,企1-2次。菜用林要矮化修剪,促進枝萌發(fā)。由于香椿生長迅速,栽植當年,就要進行矮化。可采取摘方式進行矮化,使樹高保持在1米左右。香椿在栽植的第二年,便可采收椿芽,3年以后可形成一定的產量,一般每年每株可產鮮椿芽3公斤左右。5年后,可輪流對植株進平茬,每次1/3,平茬時保留樹樁30厘米,以促進生長更多的萌發(fā)枝。菜用香椿林,每年每畝要施用有材3-4噸,每次采摘椿芽后要追施混合肥,以椿樹對營養(yǎng)的需求,以生產椿芽。
大棚栽培:約在10月中旬,挖起落葉后的1年生實生苗,移植于大棚溫室內,栽植密度為0.2×0.4米,每公頃大棚生產用地可定植75000株。大棚栽培香椿,可椿芽的規(guī)模化生產,且品質優(yōu)良,但管理要求也相應提高。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