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3公分蘋果樹苗 |
面向地區(qū) |
泰安開發(fā)區(qū)寶順園藝場主要從事新品種果樹苗木、綠化苗木種植批發(fā)大型苗圃場,本基地供應桃樹苗、蘋果苗、西梅苗、櫻桃苗、核桃苗、石榴苗、棗樹苗、藍莓苗、草莓苗、花椒苗、香椿苗、火龍果苗等,品種全,價格低,基地。
蘋果樹是喬木,高可達15米,多具有圓形樹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圓柱形,幼嫩時密被絨毛,老枝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鈍,密被短柔毛。
葉片橢圓形、卵形至寬橢圓形,長4.5-10厘米,寬3-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具有圓鈍鋸齒,幼嫩時兩短柔毛,長成后上面;葉柄粗壯,長約1.5-3厘米,被短柔毛;托葉草質,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密被短柔毛,早落。
傘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花梗長1-2.5厘米,密被絨毛;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被絨毛;花直徑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絨毛;萼片三角披針形或三角卵形,長6-8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內外兩面均密被絨毛,萼片比萼筒長;花瓣倒卵形,長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時帶粉紅色;雄蕊20,花絲長短不齊,約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絨毛,較雄蕊稍長。
果實扁球形,直徑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洼下陷,萼片永存,果梗短粗?;ㄆ?月,果期7-10月。
蘋果苗的種植方法
1、選擇適宜土壤栽培
⑴選高岸田和田,不選大水田和垅田這些地下水位高的田;
?、七x平坦肥沃有灌溉條件的旱土,不選坡度大,土層淺無水源的土。
⑶選沙泥田不選死夾泥死黃泥田。同時,為了提高受粉率提高產(chǎn)量種植面積不能過小,好連片種植,小面積不能少于0.3畝。
2、種植密度和基肥
對于反季節(jié)蘋果的大特點是樹形小,單株產(chǎn)量低,主要是以單位面積栽植的株數(shù)多奪取高產(chǎn)。要求行距2-2.5米,株距1.8-2米,每畝以栽150-160株左右。
要對田塊規(guī)劃,拉線定距,以深寬各70-80厘開穴,施好土雜肥農(nóng)家肥,每穴2-3擔,土肥混合漚制在栽個月施下。
在挖穴整地時在園地開好圍溝和廂溝,深度80厘米以上。
3、講究栽植質量
栽植季節(jié)一般在11月份落葉后即可開始到次年2月中旬止,越早越好。
栽前應對苗木進行消毒。嚴格掌握密度,有需授粉樹的要按比例間種,以利授粉。
栽正栽直栽穩(wěn),防止過深。從栽植到開春發(fā)芽前做好樹苗的安全越冬,培土保濕、防周圍低洼漬水,防冰凍,防干旱。
蘋果栽植后管理
1、修剪定干:根據(jù)樹種、品種的修剪要求,保留主干加修剪帶高度,將以上多條部分剪去,這種修剪方法叫定干。
2、幼樹防寒:冬季寒冷風大的地區(qū),幼樹越冬易“抽條”,秋栽后應立即埋土防寒,春季萌芽時及時去土。
3、春季與保墑:有灌溉條件的地區(qū),秋栽苗木在春季萌芽前,而春栽苗木在栽后半月左右再灌一次有利成活,澆水后應立即覆土保墑。春季用地膜覆蓋,可保墑增溫,對幼樹生長極為有利。
4、檢查成活:春季展葉后,果樹進行一次成活率檢查,已死植株應立即補栽。
5、防止獸害:在苗木上涂加有藥的涂白劑或帶惡臭味的保護劑,防止啃良樹
蘋果褐斑病在我國蘋果產(chǎn)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是引起蘋果早期落葉的主要病害。由于很多果農(nóng)對該病的病原、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不甚了解,發(fā)病嚴重,造成蘋果樹大量早期落葉,消弱樹勢,果實不能正常成熟,對花芽分化、開花座果和果品產(chǎn)量、質量都有明顯的影響。
病原 病原為蘋果盤二孢,屬半知菌亞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果實和葉柄。一般樹冠下部和內膛的葉片、果實先發(fā)病。發(fā)病初期,葉片出現(xiàn)黑褐色小皰疹或針芒狀暗褐色病斑,邊緣不整齊,病健界限不清晰,后期病葉變黃脫落,但病斑周圍仍然保持綠色,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的針芒狀紋線和蠅糞樣黑點。因蘋果樹品種和發(fā)病期的不同而表現(xiàn)為三種類型的病斑。一是同心輪紋型,葉正面病斑圓形,褐色,初發(fā)生時為黃褐色小點,后直徑擴大為1~2.5厘米;病斑中心為暗褐色,四周,病斑周緣仍保持有綠色暈圈;后期病斑表面產(chǎn)生許多小黑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二是針芒型,病斑成針芒狀向外擴展,邊緣不規(guī)則,暗褐色或深褐色,上散生小黑點;病斑小,數(shù)量多,常遍布整個葉片;后期葉片逐漸變黃,病部周圍及背部仍保持綠褐色。三是以上兩種混合型,病斑較大,暗褐色,病斑中部呈同心輪紋狀,邊緣呈放射狀向外擴展。
葉柄感病后,產(chǎn)生黑褐色長圓形病斑,常常導致葉片枯死。
果實發(fā)病,在果面出現(xiàn)暗褐點,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或橢圓形黑色病斑,表面下餡,有隆起小點。病斑果肉褐色,干腐,海綿狀。
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在病葉上越冬,第二年春天產(chǎn)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直接或從氣孔侵染。該病潛育期短,一般6~12天,在田間具有多次再侵染。病菌從侵染到引起落葉約需13~55天。田間一般從6月上中旬開始發(fā)病,7~9月份為發(fā)病盛期,嚴重時9月份即可造成大量落葉。
該病的發(fā)生流行與氣候、栽培、品種等關系密切。冬季溫度潮濕,春雨早、雨量大,夏季陰雨連綿的年份,常發(fā)病早且重,多雨是該病流行的主要條件。溫度主要影響病害的潛育期,在較高的溫度下,潛育期短,病害擴展迅速。管理不善,套袋后用藥間隔期過長、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樹冠郁閉、通風不良的常發(fā)病較重,樹冠內膛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發(fā)病早而且重。
防治措施 清園。休眠期及時將落葉、病果清理出園,集中燒毀或深埋。加強栽培管理。采取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合理修剪,提高樹體通風透光;合理灌溉,及時排水,降低果園濕度。藥劑防治。往年發(fā)病天左右開始用藥。如果春雨早、雨量較多,噴藥時間應提前。噴藥次數(shù)也應根據(jù)雨季長短和發(fā)病情況而定,一般次用藥后,每隔10~15天噴藥1次。預防保護性殺菌劑可選擇12200波爾多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27.12%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33.5%必綠二號1500~2000倍液、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猛殺生水分散粒劑800倍液;內吸性殺菌劑可選擇43%好力克懸浮劑5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懸浮劑800倍液、30%福連懸浮劑10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或混合使用。
有些蘋果苗新品種果園,建園時由于考慮不周,未栽或少栽了授粉樹;也有的果園授樹與主栽品種花期不遇或為三倍體品種,樹開花后,由缺少異品種花粉,影響結實。因此需要盡快地補接授粉品種,解決異花授粉之需要。補接授粉樹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選擇出粉率高、親和力強、花期相遇的品種做接穗。
除改接低劣品種外,應選擇行內植株進行改接。因蜜蜂采蜜喜歡沿行進行,有利于傳粉。
為了管理方便和使改接植株生長良好,要改的樹要全部改換,不要只改某一部分,否則A管理不便外,還影響改接枝條的生長,不利于盡早開花傳粉。
改接方法,采用長穗多頭嫁接,此法恢復樹冠快,早見效。
泰安開發(fā)區(qū)寶順園藝場以信譽求發(fā)展、以質量求生存,不求利大,只為多銷。本基地熱忱歡迎新老客戶光臨.洽談業(yè)務。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