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馬褂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公司是集生產(chǎn)、種植、育苗為一體的大型苗圃場、苗圃加基地、基地聯(lián)農(nóng)戶、以市場為導向、基地為依托、依靠科技進步、強化科技意、,預見市場需要、擴大規(guī)模、精心管理、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主營產(chǎn)品有白芨苗、馬褂木苗、珙桐(鴿子花)苗、紅豆杉苗、厚樸苗、黃柏苗、七葉樹(娑羅樹)苗、漆樹苗、青錢柳苗、香椿苗、鹽膚木(五倍子)苗、油茶苗、七葉一枝花、貝母、映山紅、刺嫩芽等
選擇20~30 年生的健壯、成群狀分布的母樹,10 月聚合果呈褐色時采收,不采單株、孤立木的種子。采回的種子放在室內(nèi)陰涼、通風處,攤放1 周左右,再放在戶外攤曬2~3 d,待翅狀小堅果自動分離后進行凈種處理,可布袋干藏或沙藏。育苗圃地選取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不宜選擇蔬菜、瓜類用地。為促進早期苗木生長、發(fā)育,細致整地和施肥。播種前1 個月,深翻圃地,施腐熟廄肥和餅肥3~3.75 t/hm2,并用5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2 %溶液消毒土壤。土地整平后,按寬100~ 120 cm,高25 cm,步道寬30 cm做好苗床。播種前30~40 d,對種子進行催芽,催芽后播種,發(fā)芽率高,出苗整齊。將種子用一定濕度的中沙(手捏成團,松開即散)分層混藏,底面鋪 1 層35~40 cm濕沙,上面加蓋麻袋、草簾等覆蓋物,有利于透氣和減少水分蒸發(fā),隔10~15 d 適量灑水和翻動1 次,保持濕度。一般在雨水至驚蟄期間播種比較好。采用條播,條距25~30 cm,播種溝深2~3 cm,可將沙與種子拌勻,然后均勻地撒播在播種溝里,播種量150~225 kg/hm2。播種后,覆蓋焦泥灰或黃心土,蓋土厚1.5~2 cm,以看不見種子為易,然后用稻草或其他草類覆蓋。當幼苗開始出土時,要分2~3 次將草揭完,揭草通常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揭草后,注意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雨后用波爾多液或0.5 %高錳酸鉀噴灑,酌施追肥,以葉面追肥為主,少量多次。為提高苗木產(chǎn)量和質量,應在4 月底5 月初的陰天或小雨天進行間苗、補苗,使苗木分布均勻,定植密度為10~15 株/m2。
苗木選優(yōu)造林方面的苗木相對于園林苗木可以小些,但小根徑不低于1.0~1.5 cm,否則影響造林效果和當年生長量;園林上大部分用大苗綠化,大苗栽植要求高;如果是道路綠化,苗木的枝下高、冠幅大小、樹干損傷等都要作為苗木選取的參考因素。根據(jù)要求對所選合格苗木進行標記,然后依據(jù)每天的栽植量確定起苗數(shù)。如果是從外地調苗,同樣要根據(jù)工作量決定每次調苗的數(shù)量和時間。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