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金合歡樹,內(nèi)蒙古合歡樹,陜西合歡苗基地,陜西8公分合歡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合歡樹喜光,耐干燥瘠薄。木材紅褐色,紋理直,結(jié)構(gòu)細,干燥時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樹皮可提制栲膠。原產(chǎn)中國、日本、韓國、朝鮮。是威海市市樹。
春季移栽宜在萌芽前,樹液尚未流動時;秋季栽植可在合歡落葉之后至土壤封凍前。同時,要及時澆水、設(shè)立支架,以防風吹倒伏。管理上每年應予修剪,調(diào)整樹態(tài),保持其觀賞效果。
。為金合歡球銹菌,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每年發(fā)病在10月下旬至第2年4月間,病部產(chǎn)生的皰狀物開始時只有夏孢子堆,約1個月后,出現(xiàn)冬孢子堆
防治辦法是噴灑0.3 石硫合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截開主干斷面,可見一整圈變色環(huán),樹根部斷面呈褐色或黑褐色。
防治辦法是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淺色花的馳聞、深紅色花的夏洛特等,在種植形式上,好采取單株或幾株點綴種植于綠化帶、花園、庭院,不宜大面積或在街道上做行道樹,因為街道土壤堅實,排水不良。
選擇適宜生長的栽植地。 以土壤疏松、排水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切忌低洼積水
減少合歡樹的傷口,在日常養(yǎng)護管理中,盡量少剪枝,剪口要適當涂抹保護劑。
合歡樹栽后加強管理:合歡樹栽后立即灌透水,促進傷口及時愈合。在日常澆水、施肥等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創(chuàng)傷口。旱時澆水、雨后排澇、定期施肥。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
一是人工捕殺成蟲,成蟲羽化期,可于晚上8點左右捕殺。 二是在幼蟲孵化期,可在樹干上噴灑殺螟松。 三是在樹干基部等距離打小孔3-4個,孔深3-5cm,注入50%的久效磷1-3倍稀釋液,效果較好。 四是在幼蟲危害期,樹盤澆灌250-400倍的氧化樂果乳油,防治效果也比較理想
李頎的題合歡
開花復卷葉,艷眼又驚心。蝶繞西枝露,風披東干陰。黃衫漂細蕊,時拂女郎砧
溫庭筠的菩薩蠻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閑夢憶金堂,
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簏簌,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
古人用夜合歡贈人,謂可以消怨和好。。
散文:
浮生拾慧---合歡 (黃廷法 文)
合歡花的小葉朝展暮合,古時夫妻爭吵,言歸于好之后,共飲合歡花沏的茶。人們也常常將合歡花贈送給發(fā)生爭吵的夫妻,或?qū)⒑蠚g花放置在他們的枕下,祝愿他們和睦幸福,生活更加美滿。朋友之間如發(fā)生誤會,也可互贈合歡花,寓意消怨合好。
苗圃供應哪些樹木?世紀苗木種植基地始終本著“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至上”的經(jīng)營宗旨,“誠信經(jīng)營,互利互惠”的經(jīng)營理念,贏得了廣大客戶和同行的信賴及贊美。苗木各地北京、上海、江蘇、天津、遼寧、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四川、新疆等省份。本苗圃常年供應:國槐、法桐、合歡、龍爪槐、大小冠喬木、白蠟。本苗圃已有多年的栽培歷史,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育苗經(jīng)驗,作為本地區(qū)的苗圃,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也帶動周圍的群眾種植苗木,提供各種苗木信息及技術(shù)指導知識,秉承質(zhì)量、信譽至上、服務的宗旨,現(xiàn)場指樹,隨選隨挖,上貨速度快,確保成活。以講信譽,保質(zhì)保量,薄利多銷的服務宗旨來回報新老顧客。
基地現(xiàn)有;白蠟14-20公分3年冠.國槐10-15公分2年冠.青柳3-5公分.北欒2-3公分.臭椿2公分左右.法桐4-6公分.金葉榆12-18公分.老白蠟10公分以上700多棵.原生白蠟6-8公分.黃直柳5-7公分.春樹3-5公分.國槐12-15公分3年冠以上.法桐8-10公分3年冠.青垂3-5公分.垂榆8-10公分.紫葉李3-4公分.紅葉李3-4公分.黃金槐12-25公分.國槐3年冠15公分.金葉槐金葉榆高低桿3-5公分.國槐30-45公分黃金槐10-12公分楸樹.10-12公分紫葉李3-8公分.國槐原生7-15公分捷桿20公分.黃金槐8-10公分桿高2.5米.捷桿青柳4-30公分.速生法桐6-30公分.白蠟8-12公分.五角楓6-12公分.國槐3-4公分4萬棵.紅葉碧桃3-5公分.西府海棠2公分左右.黃櫨2-4公分.黃楊球H50公分冠40.美人梅7-10公分.櫻花3-5公分.黑松1-1.5.珍珠梅1-1.5白皮松2米冠2米高.北美.海棠5-8公分.木瓜8-12公分.紅葉碧桃2-8公分.海棠2-5公分.珍珠梅4分枝.榆葉梅4分.枝.木槿(叢生)1.5-1.8.金銀木4分枝.龍柏1.5米.叢生紫薇1.5-2米.速生國槐苗高2.5-3米70萬棵.山桃米經(jīng)4公分8萬棵.北欒苗高2.5米180萬棵.速生白蠟米經(jīng)4公分10萬棵.當年苗;絲棉木.五角楓.文冠果.海棠(量大).速生西府海棠7萬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