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貴州速生大葉女貞,重慶大葉女貞,山東速生大葉女貞,江西20公分大葉女貞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大葉女貞苗圃整地:在秋冬季將圃地深翻1遍(深達35厘米),不耙,歷經1個冬季的風吹日曬、雨淋雪凍,促進土壤風化,可以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利用冬季農村農閑時間勞動力豐富,組織人力將圃地四周的排水溝(俗稱圍溝)挖出。到翌年2月中下旬,實行“三犁三耙”,將圃地耙平,土粒充分耙碎。結合耙田,每畝圃地施充分腐熟的廄肥2500千克,或者腐熟的芝麻或菜籽餅肥200千克,或者硫酸鉀型復合肥(17-17-17)75千克,施各種基肥時每畝均可配以150千克的過磷酸鈣,通過耙田使肥料充分混合于土壤中。
起溝做床:大葉女貞播種育苗采用高床。2月中下旬起溝做床。按1.5米打線起溝,床寬1.2米,溝寬0.3米,溝深0.25米。將溝中的土均勻鋪于床面,摟細耙平。為防陽光灼傷幼苗,床向多采用南北向。苗床長度一般在20米以內,過長須開中溝,使圍溝、廂溝、中溝“三溝”相通,以利排、灌水,同時方便人員作業(yè)。
苗床消毒:播種前可進行1次土壤消毒處理,用70%敵磺鈉可濕性粉劑(1.0-1.5千克/畝)、硫酸亞鐵(15-20千克/畝)晶體拌細土撒施。對地下蟲害嚴重的圃地,提前7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
大葉女貞進行條播,在苗床上按行距25厘米打線,用農具開條播溝,溝深1.5-2厘米,將浸種或沙藏過的種子均勻播于條播溝內,每畝播種量為20-40千克。播后覆細土1.5厘米厚,再用鋸末、松針、稻草等覆蓋,既保溫、保濕又透氣。然后采用噴灌法澆透水,并經常保持苗床適宜濕度。4月底5月初出苗,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分批揭去覆蓋物。并每隔7-10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滅菌。搞好撫育管理,當年苗高可達1米左右。
插后管理:大葉女貞扦插后要搞好濕度和溫度管理。
濕度管理:大葉女貞生根很慢,扦插后60天內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含水量不需要太大,否則易爛根。平時可采取多次葉面噴霧方法,增加空氣濕度,減少扦插苗的蒸騰作用。50多天插條可生根,待大多數(shù)插條生根后,逐步通風煉苗。
溫度管理:用小拱棚扦插,春季小拱棚內溫度一般在38℃以下。插條生根后煉苗,逐步去掉小拱棚上的薄膜和遮陽網(wǎng),以延長苗木的光照時間,增強其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健壯苗木。
嫩枝扦插是指采用大葉女貞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進行的扦插。大葉女貞嫩枝具有細胞分裂旺盛、生命力強、活力足、易于成活的特性。嫩枝扦插可采用全光間歇噴霧方式。
大葉女貞苗木準備:6-8月份,在全光間歇噴霧溫室大棚中建扦插苗床。苗床寬度在1.2米左右,用蛭石、河沙填實,四周安裝15厘米高的擋板,以防河沙流失。提前24小時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澆灌。
長葉女貞的病害有葉褐斑病,它主要為害幼苗的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會出現(xiàn)紅褐色小斑塊,斑點周圍有紫色暈圈,斑塊有黑色霉狀物,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數(shù)個斑塊合并一起,終侵染整個葉片,使葉片干枯脫落。因此,應忌連作栽植,栽前可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等進行土壤消毒,排除栽植地的積水。發(fā)病后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每周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4次左右,可防治女貞葉褐斑病。
大葉女貞的主要價值:枝葉清秀,終年常綠,夏日滿樹白花,又適應城市氣候環(huán)境,是長江流域常見的綠化樹種。常植于庭院觀賞,或作園路樹,或修剪作綠籬用。女貞對二氧化硫不僅抗性強,而且能吸收,對氯化氫也有一定的抗性,還具有滯塵抗煙的功能,在污染源周圍的產生粉塵的廠礦綠化,為適宜。
女貞在苗期生長無須太多的肥料,只要適當?shù)淖肥┤~面肥即可,可以選用水溶性花肥,以每5克兌水2千克的比率,將溶液調配好后就可以進行噴灑了,時間好選擇在下午4點—6點,水量以將葉片完全噴灑一遍為標準。通常,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即可。
在光照特別強的時候,我們要拉開遮陽網(wǎng),以避免強光帶來高溫,影響到小苗的生長速度。到了下午4點以后,光照較弱時要把遮陽網(wǎng)收攏起來。但是需要注意是遮陽網(wǎng)就像個陰涼棚一樣,能帶給植株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如果沒有遮陽網(wǎng),它們照樣可以安全,健康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