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50公分高闊葉箬竹,南陽闊葉箬竹,河南許昌市闊葉箬竹,1米高闊葉箬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北方常綠灌木很少,箬竹能夠常綠又耐陰的地被植物或矮生灌木就更少。箬竹管理粗放,輕度踐踏后恢復(fù)較快,比起草花壇和草坪的管理要省事得多。箬竹具有南國風(fēng)光的飄逸效果,是個非常優(yōu)良的地被品種,可以豐富北方城市冬季的色彩。在石家莊市長安公園,記者也曾見過法桐樹下花壇里成片的闊葉箬竹,當(dāng)冬季到處一片枯黃時,這里保留的一片綠顯得尤為和珍貴。
箬竹是禾本科箬竹屬混生型竹種,植株低矮,葉色翠綠。在北京紫竹院公園地被竹中,有闊葉箬竹和善變箬竹。其中善變箬竹株形挺拔俊秀,葉片深綠色,竹竿高0.8米至1米,竿徑粗0.5厘米至1厘米,紫竹院公園栽培應(yīng)用多年,表現(xiàn)良好,是該公園應(yīng)用多的箬竹屬竹種。此竹長勢好、病蟲害少,冬季在背風(fēng)向陽的小環(huán)境中可安全越冬。
籜鞘長于節(jié)間,上部寬松抱竿,無毛,下部緊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貼疣基刺毛,具縱肋;籜耳無;籜舌厚膜質(zhì),截形,高1-2毫米,背部有棕色伏貼微毛;籜片大小多變化,窄披針形,竿下部者較窄,竿上部者稍寬,易落。小枝具2-4葉;葉鞘緊密抱竿,有縱肋,背面無毛或被微毛;無葉耳;葉舌高1-4毫米,截形;葉片在成長植株上稍下彎,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6厘米,寬4-10.8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密被貼伏的短柔毛或無毛,中脈兩側(cè)或僅一側(cè)生有一條氈毛,次脈8-16對,小橫脈明顯,形成方格狀,葉緣生有細(xì)鋸齒。
圓錐花序(未成熟者)長10-14厘米,花序主軸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綠色帶紫,長2.3-2.5厘米,幾呈圓柱形,含5或6朵小花;小穗柄長5.5-5.8毫米;小穗軸節(jié)間長1-2毫米,被白色絨毛;穎3片,紙質(zhì),脈上具微毛,穎長5-7毫米,先端鈍,有5脈;第二穎長7-10.5毫米(包括先端長為1.4-2毫米的芒尖在內(nèi)),具7脈;第三穎長10-19毫米(包括先端長為2.3-2.7毫米的芒尖在內(nèi)),具9脈;外稃長11-13毫米(包括先端長為1.7-2.3毫米的芒尖在內(nèi)),背部具微毛,有11-13脈,基盤長0.5-1毫米,其上具白色髯毛;內(nèi)稃長約為外稃的1/3,背部有2脊,脊間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齒和白色柔毛;花藥長約1.3毫米,黃色;子房和鱗被未見。筍期4-5月,花期6-7月。
闊葉箬竹原產(chǎn)于華東、華中等地,在北京及以南地區(qū)亦有栽培。適應(yīng)性強(qiáng),較耐寒,喜濕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輕度鹽堿土中也能正常生長,喜光,耐半陰。
闊葉箬竹繁殖可播種、分株、埋鞭,以埋鞭法為常用?速度快。園林中多用作地被植于疏林下,也可植于河邊護(hù)岸。
由于現(xiàn)在的箬竹林很少有成片純林,且有的箬竹林葉用利用價值較低,需要改造。可以通過營造繁殖箬竹林的方法既可方便林農(nóng)采摘,又可提高箬竹林收益。箬竹有著很高的實(shí)用價值由于它生長發(fā)育快,葉大、產(chǎn)量高,資源豐富,用途大量的,其稈可用來作竹筷、毛筆稈、掃帚柄等,其葉可用來做食品包裝物葉片大型,多用以襯墊茶簍或裝作每樣防雨用品,還可包裹粽子。它也可以當(dāng)為地被綠化材料,河邊護(hù)岸,公園綠化。
————— 認(rèn)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