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從事皂角樹苗木,皂角樹苗木放心省心,重慶皂角樹苗木,皂角樹苗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雄花花瓣長圓形。莢果帶狀,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彎曲作新月形,內無種子;果頸長1-3.5厘米;果瓣革質,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棕色,光亮?;ㄆ?-5月;果期5-12月。
產于中國多省區(qū)。生長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木材堅硬,為車輛、家具用材;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嫩芽油鹽調食,其子煮熟糖漬可食。莢、子、刺均入藥,有祛痰通竅、鎮(zhèn)咳、消腫排膿、殺蟲治癬之效。
皂角樹特征: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長10-18(26)厘米;小葉(2)3-9對,紙質,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8.5 (12.5)厘米,寬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圓鈍,具小尖頭,基部圓形或楔形,有時稍歪斜,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長1-2(5)毫米,被短柔毛。
繁殖方法:
選擇樹干通直,長勢較快,發(fā)育良好,樹齡30年至80年,種子飽滿,且沒有病蟲害的樹作為采種母株,每年10月采種。采收的果實放置于光照充足處晾曬,曬干后用木棍敲打,將果皮去除,然后進行風選,種子陰干后,放置于干凈的布袋中儲藏。皂莢樹種皮較厚,播種前要進行處理才能出芽率。11月上旬,將種子放入水中浸泡48小時,撈出后于濕砂混合儲藏催芽,翌年3月中旬開裂露白喉,可進行播種。
育苗地選擇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排水方便的地方,苗床可采用高床,每畝地施用經腐熟發(fā)酵的牛馬糞2000公斤作基肥。播種采用條播法,條距20厘米,每米播種15粒,播種后立即覆土,厚4厘米。保持土壤濕潤。苗出齊后,可用小工具進行松土。高15厘米時可進行定苗,株距12厘米。苗期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管理。當年小苗可長到100厘米高。秋末落葉后,可按株距0.5米,行距0.8米進行移栽。移栽后要及時進行抹芽修枝,以促進苗干通直生長,利于培育成根系發(fā)達,樹冠圓滿的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