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生產馬褂木苗,馬褂木苗價格實惠,澳門馬褂木苗,馬褂木苗服務至上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冠幅 |
100cm |
樹齡 |
1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類別 |
觀花類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是否古樹 |
否 |
是否移植苗 |
是 |
樹型 |
垂枝形 |
樹形 |
垂枝形 |
危害馬褂木,病害發(fā)生在葉片上。病斑多在主側脈兩側,初為褐色小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央黑褐色其外部色較淺,邊緣為深褐色,病斑周圍常有褐綠色暈圈,后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粒點。
病原為Gloeosporium sp ,屬半知菌腔孢綱黑盤孢目黑盤孢科盤圓孢屬。分生孢子盤無剛毛,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單胞,內含1-2個油球。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盤在病殘株及落葉上越冬。分生孢子隨風雨、氣流傳播,從寄主的傷口或氣孔侵入,在梅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發(fā)病嚴重。藥防:發(fā)病期噴施5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每10-15天1次,連續(xù)2-3次。
“馬褂木”生長快,耐寒性較好,材質好,樹姿高大雄偉,葉形奇特,花朵美麗,是珍貴的行道樹、庭園觀賞樹及經濟用材林樹種。其果實呈圓錐形,當地村民叫其為“紡錐果”;其根和樹皮可除濕,止咳,民間常用于治療關節(jié)痛和風寒咳嗽。
“馬褂木”在第四紀冰川時遭大面積滅絕,以后在日本、格陵蘭、意大利和法國的白堊紀地層中均發(fā)現化石,但僅在我國的南方和美國的東南部發(fā)現有這種植物的活體,因此,它是一種十分的古老孑遺植物;它們對于研究東亞植物區(qū)系和北美植物區(qū)系的關系,對于探討北半球地質和氣候的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馬褂木的正式名稱叫做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ent為木蘭科,鵝掌楸屬的植物,它是古老的孑遺植物,化石證據表明在中生代白堊紀時的日本、格陵蘭、意大利、法國地區(qū)有著該屬植物的分布,到新生代第三紀時鵝掌楸屬植物還有10余種,廣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而經歷了第四紀的冰期之后,該屬的大部分植物都滅絕了,只有兩種存活了下來,即分布于我國和越南北部的鵝掌楸和分布于北美東南部的北美鵝掌楸
經過多年研究試驗,南京林業(yè)大學葉培忠教授將鵝掌楸與北美鵝掌楸進行雜交得到具有中美混血的樹種-雜交鵝掌楸,此樹種具有生長迅速,較強的抗旱、抗病能力的特點,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
馬褂木生長快,耐旱,對病蟲害抗性?;ù蠖利悾锛救~色金黃,似一個個黃馬褂,是珍貴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種,栽種后能很快成蔭,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以南。
主治痹痛,風寒咳嗽等疾病。喬木,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葉馬褂狀,長4-12(18)厘米,近基部每邊具1側裂片,先端具2淺裂,下面蒼白色,葉柄長4-8(-16)厘米?;ū瓲?,花被片9,外輪3片綠色,萼片狀,向外彎垂,內兩輪6片、直立,花瓣狀、倒卵形,長3-4厘米,綠色,具黃色縱條紋,花藥長10-16毫米,花絲長5-6毫米,花期時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黃綠色。聚合果長7-9厘米,具翅的小堅果長約6毫米,鈍或鈍尖,具種子1-2顆?;ㄆ?月,果期9-10月。喜光及溫和濕潤氣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適濕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4.5-6.5),在干旱土地上生長不良,也忌低濕水澇。通常生于海拔900-10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緣,呈星散分布,也有組成小片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