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烏桕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喜光樹種,對光照、溫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在年平均溫度15℃以上,年降雨量在750毫米以上地區(qū)均可栽植。在海拔500米以下當陽的緩坡或石灰?guī)r山地生長良好。
母樹選擇:為確保所采種子的質量,應選擇樹齡在20年以上,所在立地條件良好、生長旺盛、樹干通直、無病蟲害、結實量大、采光較好的優(yōu)良母株作為采種母樹。
烏桕以根皮、樹皮、葉入藥。根皮及樹皮四季可采,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殺蟲,,,通便。用于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傷;外用治疔瘡,雞眼,乳腺炎,跌打損傷,濕疹,皮炎。烏桕具有經濟和園藝價值,種子外被之蠟質稱為“桕蠟”,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蠟紙、蠟燭等;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種皮為制蠟燭和肥皂的原料,經濟價值。其木也是優(yōu)良木材。烏桕具有的觀賞價值。
生長習性
生于曠野、塘邊或疏林中。
喜光樹種,對光照、溫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在年平均溫度15℃以上,年降雨量在750毫米以上地區(qū)均可栽植。在海拔500米以下當陽的緩坡或石灰?guī)r山地生長良好。
能耐間歇或短期水淹,對土壤適應性較強,紅壤、紫色土、黃壤、棕壤及沖積土均能生長,中性、微酸性和鈣質土都能適應,在含鹽量為0.3%以下的鹽堿土也能生長良好。
深根性,側根發(fā)達,抗風、抗毒氣(氟化氫),生長快,栽后一般3-4年開花結實,嫁接可提前1-2年開花結實,10年以后進入盛果期,可延續(xù)至50年。經濟壽命在70年左右。
分布范圍
分布于中國黃河以南各省區(qū),北達陜西、甘肅。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此外,歐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
中國的河南、甘肅以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在湖南,烏桕分布于慈利、沅陵、洞口、新寧、炎陵、永興、宜章、長沙、南岳。湖南省海拔800 m以下低山、丘陵、湖區(qū)平原普遍生長良好
采種
母樹選擇:為確保所采種子的質量,應選擇樹齡在20年以上,所在立地條件良好、生長旺盛、樹干通直、無病蟲害、結實量大、采光較好的優(yōu)良母株作為采種母樹。
采種時間:采種時間通常在11月中旬,當70~80%果實完全裂開,露出種子時為佳采種期。過早采收,果實未裂。
種子發(fā)育尚未完全成熟;過遲采收,會因鳥類食用而采不到種子,所以時機一旦成熟,選擇晴天立即采種。
采種方法:一是種子自然脫落,組織人員地面拾;二是待充分成熟后用雨布等材料鋪在樹冠下的地面上,用高枝剪采摘或用竹竿人為敲打樹枝,種子落地后集中收取。
種子處理與儲藏:種子采收后,進行篩選,去除雜質及劣質種子,將好種子攤于干燥的室內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