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春鵑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花單生或呈總狀花序,花冠鐘狀或闊漏斗狀,通常五裂,色彩因種類不同而有紅、黃、白、紫、粉紅等色,一般春鵑在四月開花,夏鵑在五、六月開花。蒴果,種子多數而細小。春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yōu)美、動人的傳說,并有以花為節(jié)的習俗。杜鵑花多為灌木或小喬木,因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習性和形狀。小的植株只有幾厘米高,呈墊狀,貼地面生。大的高達數丈,巍然挺立,蔚為壯觀。
春鵑花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春鵑花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春鵑花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種出現,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狀也多種多樣,有單瓣及重瓣的品種。春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huán)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播種,常綠春鵑類好隨采隨播,落葉春鵑亦可將種子貯藏至翌年春播。氣溫15~20攝氏度時,約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間選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插后設棚遮蔭,在溫度25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生根較慢,約需60~70天。嫁接,西鵑繁殖采用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時間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鵑,成活率達90%以上。春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在蔭蔽條件下地栽。 西鵑全行盆栽,培養(yǎng)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葉土及煤渣、鋸末等配制的培養(yǎng)土,只要pH值在5.5~7.O之間,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進行。春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及生長發(fā)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忌堿性,用自來水時,好在缸中存放l~2月。
環(huán)境條件:栽培春鵑花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huán)境。室內環(huán)境是在冬季使用。長江流域,室內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風條件,一般不必加溫。北方冬季極為寒冷、干燥,用中溫(15℃左右)溫室栽培為宜。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30%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