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刺槐苗,刺槐苗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總狀花序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下垂,花多數(shù),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長7~8毫米;花萼斜鐘狀,長7~9毫米,萼齒5,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
對旗瓣的1枚分離;子房線形,長約1.2厘米,無毛,柄長2~3毫米,花柱鉆形,長約8毫米,上彎,具毛,柱頭頂生。
原產(chǎn)美國。北緯23°~46°、東經(jīng)86°~124°都有栽培。17世紀傳入歐洲及非洲。中國于18世紀末從歐洲引入青島栽培,現(xiàn)中國各地廣泛栽植。
選地做畦選擇背風(fēng)向陽、地勢平整、排灌良好的苗圃地作溫床。做畦前每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碳銨、過磷酸鈣各50公斤,耕翻、耙平后,在畦面上撒100∶1的麩皮、甲胺磷毒餌,以防螻蛄等地下害蟲危害。
刺槐,又名洋槐。拉丁文名:RobiniapseudoacaciaL.,是豆科、刺槐屬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淺裂至深縱裂,稀光滑。[1]原產(chǎn)于北美洲,現(xiàn)被廣泛引種到亞洲、歐洲等地。刺槐樹皮厚,暗色,紋裂多;樹葉根部有一對1~2mm長的刺;花為白色,有香味,穗狀花序;果實為莢果,每個果莢中有4~10粒種子。刺槐木材堅硬,耐腐蝕,燃燒緩慢,熱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產(chǎn)的蜂蜜很甜,蜂蜜產(chǎn)量也高。栽培變種有泓森槐、紅花刺槐、金葉刺槐等。在所有刺槐樹當中泓森槐生長快,被稱為刺槐樹。
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淺裂至深縱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時有棱脊,微被毛,后無毛;具托葉刺,長達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狀復(fù)葉長10~25(~40)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小葉2~12對,常對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5~2.2厘米,先端圓,微凹,具小尖頭,基部圓至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幼時被短柔毛,后變無毛;小葉柄長1~3毫米;小托葉針芒狀。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