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新右旗綠植園林石,園林石市場價格,吉林園林石,遼寧義縣園林園林石 |
面向地區(qū) |
詩歌、繪畫的意境是借助于語言或線條、色彩構成的。而園林的意境則要借助實物來構成。以具體的實物來營造意境容易產(chǎn)生滯礙于物的弊端,妨礙了意境中虛靈之氣的,限制了“境生于象外”的自由。所以就要尋找一種既有具象之美,又富抽象之意的造園要素。它既是具體之物,可以構置實有的園林空間,又兼具藝術符號的靈動抽象,富于意義的闡發(fā)空間。能夠以有形溝通無形,從有限跨越無限,創(chuàng)造出于“境生于象外”的意境空間。
緣石而生的這些有形之景為意境生成構筑了具體的物質(zhì)環(huán)境,提供了意趣、意境營造的審美對象和空間,但這僅僅是意境生成的物質(zhì)基礎。客觀物景是否內(nèi)涵著生動意趣和深厚意蘊,并且能否被體悟、被感發(fā)出來是意境生成的第二個條件。這被集中體現(xiàn)在“石”的虛用上。
意境是形與神的交融統(tǒng)一,是屬于主觀范疇的意與屬于客觀范疇的景兩者結合形成的一種境界。意的主觀范
疇,指的是藝術創(chuàng)造者或鑒賞者在藝術對象的塑造或觀照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它的特征是情與理的有機統(tǒng)一,是藝術形象所包含的主觀感情和藝術形象所含蘊的客觀意義的有機統(tǒng)一。
由“石”的形式而出審美感受,是意境生成的條件,也是游賞者必然的感覺反應。古人對園林賞“石”的審美感受主要有以下幾種典型評述。
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對園林用石中的上品——太湖石的美學意義作了闡述。他認為,太湖石之所以為人所欣賞、珍愛,是因為它具有“如虬如鳳”“如鬼如獸”的象形,這些怪石能使人有峰巒巖壑的精神感受。陳從周《說園》中說道:“奇特之峰,其態(tài)在變,而丑石在諸品中尤為難得,以其更富于個性,丑中寓美也”。園中賞石的“怪”“丑”其實就是要奇,就是要不同常形,愈怪、愈丑,愈見出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也就愈少見,愈神奇,愈珍貴,也愈耐觀。
在景觀設計上,“石”作為寫意自然,摹擬山水的造景材料,并不單單是由于它的外形、紋理、質(zhì)地能表現(xiàn)出山的形態(tài)氣勢,更重要的是在“石”身上,尤其是“奇石”身上濃縮著山川自然的靈氣神韻,寄寓了天工造物的宇宙神力,是自然精神的呈現(xiàn),形雖頑石,實為靈物。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