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喹啉銅殺菌劑生產(chǎn)廠家 |
面向地區(qū) |
產(chǎn)地 |
13297969979 楊經(jīng)理(同WX)) |
|
用途 |
殺菌劑 |
有效成分含量 |
95% |
有效期(月) |
6 |
劑型 |
微粒劑 |
類別 |
有機農(nóng)藥 |
喹啉銅原藥殺菌劑生產(chǎn)廠家
鄭重聲明:該企業(yè)已通過我平臺工商實名認證,請與該企業(yè)負責人咨詢聯(lián)系!
【劑 型】50%喹啉銅可濕性粉劑
【英文名稱】oxine-copper
【農(nóng)藥類別】殺菌劑
【含 量】98%
【化學(xué)名稱】8-羥基喹啉酮
【分 子 式】 C18H12CuN2O2
【理化性狀】原藥外觀為黃綠色均勻疏松粉末,
【作用特點】是一種廣譜、、低殘留的有機銅鰲合物,對真菌、細菌性等病毒具有良 好預(yù)防和治療作用。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層嚴密的保護膜,抑制病菌萌發(fā)和侵入,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對作物安全。
【作用機理】喹啉銅(是一種喹啉類保護性低毒殺菌劑,屬有機銅鰲合物,廣譜、、低殘留,使用安全,對真菌性、細菌性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預(yù)防和治療作用。噴施后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層嚴密的保護藥膜,與植物親和力較強,耐雨水沖刷;藥膜緩慢釋放殺菌的銅離子,有效抑制病菌的萌發(fā)和侵人,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常見含量及劑型:33.?5%懸浮劑、50%可濕性粉劑。
【使用技術(shù)】
1、番茄的晚疫病、細菌性潰瘍病防治晚疫病時,從田間初見病斑時開始噴藥,7天左右1次,與治療性殺菌劑交替使用,連噴4-6次;防治細菌性潰瘍病時,在每次整枝打權(quán)前、后各噴藥1次,或整枝打權(quán)后立即傷口涂藥。一般每畝次使用33.50o懸浮 劑60-"80毫升、或50%可濕性粉劑40一60克,對水45一60千克噴霧。
2、辣椒的疫病、潰瘍病、瘡痂病、霜霉病從田間初見病斑(株)時開始噴藥,7天左右1次,與相應(yīng)治療性殺菌劑交替使用,連噴3-5次。防治疫病時噴灑植株中下部,防治霜霉病時噴灑葉片背面。一般每畝次使用33.?5%懸浮劑80—100毫升、或50%可濕性粉劑60-80克,對水60-75千克噴霧。
3、黃瓜的霜霉病、細菌性葉斑病以防治霜霉病為主,兼防細菌性葉斑病即可,噴藥時噴灑葉片背面。從田間初見病斑時開始噴藥,7天左右1次,與相應(yīng)治療性殺菌劑交替使用,連續(xù)噴藥。一般每畝次使用33.?5%懸浮劑$0一100毫升、或50%可濕性粉劑60-80克,對水45一75千克噴霧。
4、西瓜的霜霉病、炭疽病、細菌性果斑病從病害發(fā)生初期或初見病斑時開始噴藥,7天左右I次,連噴2一4次。防治霜霉病時噴灑葉片背面,防治細菌性果斑病時噴灑瓜的表面。一般每畝次使用33.?5%懸浮劑60-80毫升,或50%可濕性粉劑40一60克,對水45一60千克噴霧。
5、甜瓜的霜霉病、疫腐病、細菌性果腐病從病害發(fā)生初期或初見病斑時開始噴藥,7天左右1次,連噴2-4次。防治霜霉病時噴灑葉片背面,防治疫腐病時噴灑瓜的整個表面及其接近地面處,防治細菌性果腐病時噴灑瓜的表面。一般每畝次使用33.?5%懸浮劑60-80毫升,或50%可濕性粉劑40一60克,對水45一60千克噴霧。
6、馬鈴薯晚疫病從田間初見病斑時開始噴藥,7—10天1次,與治療性殺菌劑交替使用,連噴4-6次。一般每畝次使用33.?5%懸浮劑80-100毫升,或50%可濕性粉劑60一80克,對水4560千克均勻噴霧?!咀⒁馐马棥坎荒芘c強酸及堿性農(nóng)藥混用,也不能與含有其他金屬離子的藥劑混用。有些對銅離子敏感的作物,需先試驗后應(yīng)用。一般作物的安全采收間隔期為15天。
包裝與貯藏:
包裝桶凈重25±0.2kg或按用戶要求。
包裝選用二層包裝,內(nèi)襯聚乙烯薄膜,外層采用紙板桶。
儲存于通風、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保質(zhì)期為2年。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