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環(huán)境須干燥,相對濕度應小于70%, 通風良好?;婕碍h(huán)境的溫度不應低于+5℃?;鏈蕚洌夯鎽摳蓛?、不松動、無灰塵,油脂、青苔、地毯膠等應清除掉, 松動及開裂部位應事先鑿除并修補好。攪拌:每袋粉料(20公斤)加10升的水(水:粉=0.5 :1),須用電動設備進行攪拌, 攪拌成均勻的稀漿狀。 涂刷與干燥:用滾筒或毛刷把漿料涂刷到基面上,不能漏刷,然后讓涂面干燥(約12小時)。養(yǎng)護與成品保護:加強通風,自然養(yǎng)護即可,待漿料實干(表面變灰黑色)并確認完全封閉基面后,方可開展后續(xù)的工序。 工具的清洗 凝固的漿料很難清除。工具用后,應盡快用水清洗干凈。
細骨料主要是天然砂,所配制的砂漿稱為普通砂漿。砂中黏土含量應不大于5%;強度等級小于m2.5時,黏土含量應不大于10%。砂的大粒徑應小于砂漿厚度的1/4-1/5,一般不大于2.5毫米。作為溝縫和抹面用的砂漿,大粒徑不超過1.25毫米,砂的粗細程度對水泥用量、和易性、強度和收縮性影響很大。
包括砂漿的配合比、砂漿的稠度、砂漿的保水性、砂漿的分層度和砂漿的強度等級。 砂漿配合比——指根據(jù)砂漿強度等級及其他性能要求而確定砂漿的各組成材料之間的比例。以重量比或體積比表示。 砂漿稠度——指在自重或施加外力下,新拌制砂漿的流動性能。以標準的圓錐體自由落入砂漿中的沉入深度表示。 砂漿保水性——指在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新拌制砂漿保持各層砂漿中水分均勻一致的能力,以砂漿分層度來衡量。 砂漿分層度——指新拌制砂漿的稠度與同批砂漿靜態(tài)存放達規(guī)定時間后所測得下層砂漿稠度的差值。 砂漿的強度等級——指用標準試件(70.7×70.7×70.7mm的立方體)一組 3 塊,用標準方法養(yǎng)護28天,用標準方法測定其抗壓強度的平均值(MPa)。砌筑砂漿按抗壓強度可分為M30、M25、M20、M15、M10、M7.5、M5.0。砂漿的強度除受砂漿本身的組成材料及配比影響外,還與砌筑基層的吸水性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