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澆筑后多少時間初、終凝?怎么判斷?
常溫下混凝土初凝時間為6-8小時,手輕按混凝土表面,不粘手,混凝土表面收水,有一層發(fā)亮的薄膜時為初凝;當混凝土表面顏色變白,手按無印,即為終凝,終凝時間約為8-10小時,夏季、冬季視氣溫不同,初終凝時間會縮短或延長。
大體混凝土升溫有何規(guī)律?
一般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后2-3天升至?峰值。如:某工程底板2米厚,采用360千克/立方的42.5級水泥配制,施工處夏季,入模溫度32℃.其中心溫度可高達80℃左右。
4天以后水泥水化熱能已大部分消耗掉,內(nèi)部溫度逐漸降下來,這種溫度可能延續(xù)十幾天到三十余天,一些水工大體積混凝土水化散熱過程可能還要長很多。
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應(yīng)放在澆筑后一周內(nèi),尤其是第2-3天。
為什么同樣配比混凝土卵石混凝土比碎石混凝土強度低3-4MPa?
粗骨料的表面粗糙,有得于水泥漿與骨料的界面強度。卵石配制的混凝土一方面由于其含風(fēng)化石較多,本身壓碎指標低于碎石,而且表面光滑,界面強度低,因此由其配制的混凝土強度會比同配比碎石混凝土低3-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