澇災主要表現為短時強降雨使得排澇系統(tǒng)癱瘓,造成地勢低洼地段的法桐等園林植物短時浸水;長期大量降雨使得湖泊、河流水位上升,水體外溢造成周邊綠化植物長期浸水等。 園林綠地長期浸水,一方面土壤變得松軟,造成大量淺根系樹木的倒伏,另外,也很容易造成根系較淺的行道樹倒伏,這段時間強降雨發(fā)生倒樹事故的行道樹樹種主要涉及到了法桐、水杉、雪松、樟樹、無患子等;另一方面土壤缺氧,導致根系不能進行正常呼吸,積水時間過長會造成根系死亡,輕則引起植物長勢衰弱,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枯死。
對澇害較為敏感的植物有櫻花、臘梅、銀杏、喜樹等,在經歷了水淹之后很快就表現出了葉枯、落葉甚至枯死等癥狀。 澇災對植物的傷害發(fā)生于根,然后引起地上部分的癥狀表現。初期須根因窒息而死亡,并逐漸蔓延至主根,出現爛根現象。淹水初期地上部會出現黃葉、落葉、落花、落果、新梢枯死等癥狀,如果淹水時間過長,則會造成枝干枯死,木質變色,皮層脫落。澇害可造成植物長勢減弱,甚至全株枯死。
選用抗?jié)硰姾湍退偷臉浞N、品種,一般來說,落葉樹種法桐抗?jié)承詢?yōu)于常綠樹種。 改良土壤,注意選用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壤。對于通透性較差的黏性土壤以及低洼易積水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栽植植物前須修好排水溝等排水設施。 災后養(yǎng)護 對于淹水后的植物可采取以下措施:及時排澇、對倒伏植株進行扶正加固 及早排除積水,疏通水道,中耕松土,加速恢復根系呼吸作用;倒樹、危樹、浸泡松動的大樹要及時扶正,并進行加固支撐,對露出地面的根系及時培土,以促進植株恢復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