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幼苗長出 4-5 片真葉時進行次追肥,每畝施入稀釋的腐熟農(nóng)家肥 1000kg,或氮磷鉀復合肥(15-15-15)10kg,施肥時需沿苗行外側(cè)開溝施入,避免肥料直接接觸幼苗根系,防止燒根,施肥后澆水,促進肥料吸收。
溫室育苗時,溫度控制在 20-25℃,空氣濕度保持在 60%-70%,每天通風 2-3 次,每次通風 30 分鐘,確保溫室內(nèi)空氣流通,避免高溫高濕環(huán)境滋生病菌,當幼苗長出 3-4 片真葉時,可逐漸降低溫室溫度,進行煉苗,為移栽做準備。
黃精育苗期間若遇暴雨,需及時疏通苗床排水溝,排除積水,防止幼苗根部積水腐爛,雨后需噴施一次殺菌劑,如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預防病害發(fā)生,同時檢查遮陰棚是否損壞,及時修復。
黃精幼苗長出 6-8 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施入氮磷鉀復合肥(10-20-10)15kg,此次追肥增加磷鉀肥比例,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增強幼苗抗逆性,施肥后需澆水,避免肥料在土壤中積累導致燒根。
黃精幼苗移栽前需進行煉苗,提前 10-15 天逐漸拆除遮陰棚,增加光照時間和強度,同時減少澆水次數(shù),使幼苗適應外界環(huán)境,煉苗期間需密切觀察幼苗狀態(tài),若出現(xiàn)葉片發(fā)黃,需適當遮陰,避免幼苗灼傷。
若黃精育苗在冬季進行,需做好防寒措施,可在苗床覆蓋一層 5-8cm 厚的稻草或地膜,防止幼苗凍傷,地膜覆蓋需在幼苗上方搭建小拱棚,避免地膜直接接觸幼苗,防止高溫灼傷,春季氣溫回升后及時拆除覆蓋物。